- · 国际纺织导报版面费是多[07/01]
- · 《国际纺织导报》投稿方[07/01]
- · 《国际纺织导报》期刊栏[07/01]
纺织咋进山东“十强”产业?这家企业利润率直(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山东正凯进行的这场纺织革命,浓缩了山东纺织产业奋力爬坡的身影。 从奢侈品、运动品牌、快时尚,到西装、内衣、家居、零售企业,这些响当当的品
山东正凯进行的这场纺织革命,浓缩了山东纺织产业奋力爬坡的身影。
从奢侈品、运动品牌、快时尚,到西装、内衣、家居、零售企业,这些响当当的品牌和企业,都是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正凯)的终端客户。
程显玉更焦虑的是,现在,东南亚生产成本比中国便宜,怎么竞争?纺织行业已经很难吸引年轻人就业了,怎么把企业玩成高科技?
瑞华从原来1万件起订,到现在1件起订;从大批量流水线3日换产,到单件流智能吊挂实时排单。其他生产商接不了的高端品牌、高单价“小单”,瑞华可以做,订单附加值提高了150%。通过产销一体化,瑞华生产出来的服装直达用户,帮助品牌商解决了库存,企业订单量增加30%。
这些条筒外观一模一样,里面装的白色棉纱原料品种却各不相同。在5G网络和技术支持下,AGV小车能将200多个原料品种分毫不差地送到指定位置。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总计171家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中,设计研发投入强度3.7%,平均销售利润率8.7%,显示出很强的硬核创新能力。
通过改造,山东正凯的生产能耗降低了10%;原来投100吨料出96吨产品,现在提高到97.5吨,良品率达99.7%,每年可减少残次纱线损失300万元。
1998年,上海率先砸下第一锤,在全国纺织行业“断腕压锭”的大调整中,正凯集团前身申达化纤在杭州诞生。
山东正凯和卡奥斯海织云共同研发的这个国内首个大规模定制的多品种智能纺纱生产管理系统,荣获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通过了2020年国家重大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评审,目标直指当下国际最新研发的新型纤维和特种纺纱创新发展。
这个智能化工厂,装备了来自德、日、以及瑞士乌斯特的全球一流纺织装备。让这些不同国家的机器设备能互通“对话”,需要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强大的连接能力,才能构成一个感知四方的神经网络,才能“捞”起工业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仿真、计算、优化、预测,找到潜力挖掘点,研发解决企业痛点的APP。
“纺织产业不是落后产业,是朝阳产业、时尚产业、民生产业。产业转型,是要赋予传统产业新的模式,踏准时代节拍,引导他们向绿色、时尚、科技发展。”山东正凯工业互联网事业部总监何胜军说。
原来,每个条筒底部都安装了芯片,每台梳棉机的品种信息和生产信息写入芯片中,通过AGV小车在生产管理软件的指令下自动输送到并条工序,经机台地下的智能装置扫描识别,一旦上错原料就会报警,反控机器停止生产。
在滨州,全球最大赤藓糖醇企业三元生物创始人聂在建,在山东滨印干了20多年,从物资紧俏的“布票时代”干到中国纺织产能全世界都用不了。他在转向功能糖这个新兴产业时,也没有放弃原有纺织业务,相反,正是靠着纺织业务“反哺”10年,最终迎来赤藓糖醇市场爆发。
首先要具备快速研发能力。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精准研发,这使得山东正凯的研发周期平均缩短30%。
这些大品牌的一大特点,就是对消费者有着精准洞察,在全球不同地区推出不同的个性化产品。它们在科技与时尚上的竞技,刷爆款的频率,需要高度柔性、协同的制造系统,需要上游面料厂商鼎力支持。
穿越周期,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最具竞争力的物种。
在这个纺纱车间,布置了2000多个传感器,还有无数个芯片、连接器、编码器,在它们上面奔跑着电流、信号、数据。它们感应着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分区自动控制,让纺纱车间恒温恒湿;它们监控机器的每一刻脉动,从电流强度的异常中洞察故障;通过智能电表,对电流实时监控,分析能耗,减少能源浪费;物料追溯,能精准监控每个生产环节的消耗,通过产能分析提供最优方案,减少浪费和不良品,堵住“跑冒滴漏”的可能。
2021年,山东轻工纺织产业产值1.8万亿,占全省规工总营收的17.6%。一个曾经和“腾笼换鸟”、“产业转移”挂钩的产业,何以跻身“十强”?
4.最激进的实验场:传统制造的新传奇
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去年退休,这位81岁女企业家,退休前还念念不忘要恢复昔日“上青天”的荣耀。目前,卡奥斯海织云已与即发集团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即发打造全新的10万锭智能化纺纱工厂。
产业大周期的淘洗中,山东纺织业顶着“传统产业”的帽子,苦苦支撑,为产业复兴积累下宝贵财富。
文章来源:《国际纺织导报》 网址: http://www.gjfzdb.cn/zonghexinwen/2022/0918/415.html